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减重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奎,窦祖林,朱洪翔,郑金利,兰月.减重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620-7621.
作者姓名:李奎  窦祖林  朱洪翔  郑金利  兰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广东省广州市510630
摘    要:目的:探讨减重平衡训练法与促通技术平衡训练法对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差异。方法:85例脑卒中恢复期(病程1-6个月)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减重平衡法训练组)42例和对照组(促通技术法平衡训练组)43例。治疗组用美国产Pnew-weight减重支持系统对患者进行坐位或站位平衡训练。对照组用神经肌肉发育促进技术训练坐位或站位三级平衡。两组患者都做平衡训练1个月,每天练习平衡能力30min,每周训练6d。对全部85例患者的平衡能力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来评价;ADL用日常生活活动分析评估表来评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BBS评分分别为27.10&;#177;15.52和43.56&;#177;16.2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0,P&;lt;0.01);活动分析评分分别为34.69&;#177;16.51和51.26&;#177;15.1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6,P&;lt;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BS评分分别为29.61&;#177;14.33和36.53&;#177;15.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1,P&;lt;0.05);活动分析评分分别为31.24&;#177;15.62和43.36&;#177;17.2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37,P&;lt;0.01)。两组治疗后比较,BB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P&;lt;0.05);活动分析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5,P&;lt;0.05)。结论:减重平衡训练法比传统促通技术平衡训练法更有效。

关 键 词:减重平衡训练  脑卒中  恢复期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偏瘫  康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