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ARDS应用高频通气—HFV实例探讨 |
| |
作者姓名: | 范汾英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市肛肠医院内科,100032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通气-HFV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表现特征及普通的高频通气-HFV呼吸机的治疗过程为实例,探讨ARDS的治疗。结果临床确诊的典型ARDS,由于肺泡萎陷,通气不足,一般给氧常不能使PaO2达到理想水平,故需要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综合治疗,目的是应用呼吸器加压通气,使萎陷的肺泡复张,改善呼吸功能,以恢复ARDS时引起的通气/灌注比例失调。结论ARDS的起于诸多病因,由于其间质及肺泡水肿,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减退,肺泡萎缩,功能残气量减少,吸气时肺泡张开,呼气时肺泡陷闭,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形成从右到左的静脉分流,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宽。高频喷射通气(HFJV)方法,其特点为:无气道损伤、可开放也可密闭、无绝对禁忌证、与自主呼吸不对抗。其作用原理为:(1)有较高的平均气道压;(2)较高的功能残气:(3)有较好的通气/血流匹配。能够强化弥散、激动气道内气流分子,肺不均匀充气,使肺泡张开,部分空气积滞于肺泡内,使功能残气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稳定肺泡氧分压及PaO2的作用,肺泡通气量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动脉氧分压提高,A-aPO2随之减少,增进动脉血氧合作用,改善全身氧运输量,提高肺顺应性,促使肺间质和肺泡水肿的消退。故高频喷射通气的应用对基础疾病治疗争取了时间和条件,达到了治疗效果,在基层医院抢救更具现实意义。
|
关 键 词: | ARDS 高频通气 医院抢救 实例 动脉血氧分压差 呼气末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喷射通气 |
文章编号: | 1726-4855(2006)06-0070-02 |
收稿时间: | 2006-04-28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