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作者姓名:陈国伟  王明斋  汪家旭
作者单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它病程长,早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病后3—6月典型症状逐渐明显;晚期患者(发病1~2年后)可因长期发热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常并发肺炎、粒细胞缺乏症、败血症等。本病预后较好,自采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以来,病死率减少,治愈率达95%以上。此病解放初曾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四川、湖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和北京市郊等长江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目前只有新疆、甘肃、四川、山西、陕西、内蒙等6省、区有新病例发生。

关 键 词:黑热病  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  误诊  典型症状  粒细胞缺乏症  葡萄糖酸锑钠  长期发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