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
| |
引用本文: | 程金泉, 石庆平, 姜晓东, 王灿, 李见春, 余美玲, 孔令提, 朱裕林.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 37(11): 1355-1364. DOI: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0.11.014 |
| |
作者姓名: | 程金泉 石庆平 姜晓东 王灿 李见春 余美玲 孔令提 朱裕林 |
| |
作者单位: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蚌埠医学院 药学院,蚌埠医学院 药学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9502-003); 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人才项目[皖教秘人(2014)181号] |
| |
摘 要: | 目的 系统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影响因素,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2月28日。采用R3.4.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78篇,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4 118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2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8%[95% CI(0.049 3,0.064 6)],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95% CI(0.023 0,0.038 8)],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95% CI(0.025 9,0.045 2)]。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亚组分析中,5%葡萄糖注射液、7 d≤疗程≤14 d、联合用药、剂量≤100 mg·d-1以及超适应证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亚组中,0.9%氯化钠注射液、疗程>14 d、联合用药以及适应证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χ2检验结果显示溶媒种类与用药方式能够影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发生与溶媒种类、用药方式明显相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年龄、疗程与剂量等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相关性。
|
关 键 词: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
收稿时间: | 2019-07-09 |
修稿时间: | 2020-06-07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