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作者姓名:靳瑞领  刘景隆  王伟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18
摘    要:背景:大脑顶叶、内囊病损均可引起病变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感觉性共济失调,使患者对运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对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的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康复中心。对象:2001-01/2003-01年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住院脑卒中患者67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标准;颅脑CT或MRI证实。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失语、痴呆和严重并发症患者。患者入院后通过寻指试验及健侧闭目模仿试验对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关节位置觉、运动方向觉)检查,将有本体感觉障碍者32例作为A组,无本体感觉障碍者35例为B组。A组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4&;#177;8.3)岁;病程(43.31&;#177;5.02)d;脑出血13例,脑梗死19例。B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8&;#177;7.4)岁;病程(41.54&;#177;4.98)d;脑出血16例,脑梗死21例。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针灸、按摩、理疗。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入院及住院8周对ADL能力进行评估。主要结局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A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28.6&;#177;11.3,治疗后为43.2&;#177;10.8;B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为31.4&;#177;13.7,治疗后为62.7&;#177;15.6。B组ADL恢复优于A组。结论: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发生率较高,对脑卒中后的综合运动功能恢复及ADL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应及时检查发现,并积极进行本体感觉训练,以促进ADL能力提高。

关 键 词:脑卒中 本体感觉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 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