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验性冠脉狭窄诱发血小板激活作用及其流体力学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王建昌,姬亚友,等.实验性冠脉狭窄诱发血小板激活作用及其流体力学机制探讨[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3,9(3):152-154.
作者姓名:王建昌  姬亚友
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老年病科 (王建昌,石津生,李玉玲),空军总医院血液病科 (姬亚友),空军总医院病理科 (施华强,孟如松,郭淑敏),空军总医院病理科(王丽华)
摘    要:冠状动脉狭窄多见于冠脉粥样硬化或痉挛,近年来证实痉挛也多发生在有粥样硬化损害的基础上,狭窄后的血栓形成是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是形成血栓的主要成份。冠心病与血小板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抗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MP-140)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同位素标记、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探讨了冠脉狭窄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并测定了冠脉狭窄后局部切应力的变化,从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冠脉狭窄激活血小板作用的机制。

关 键 词:冠脉狭窄  血小板激活  流体力学  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