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谢伟,徐前程,王涛,张美君,陈群,方琦,王杰,刘家振,姜小敢.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2):122-126.
作者姓名:谢伟  徐前程  王涛  张美君  陈群  方琦  王杰  刘家振  姜小敢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对重症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本院因CS接受VA-ECMO联合IABP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收集指标:心功能、动脉血气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次要收集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结果 15例患者中男6例(40%),年龄(54.1±15.4)岁,APACHEⅡ评分12-39分,SOFA评分10-26分。VA-ECMO联合IABP治疗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4,8)天,10例(66.7%)患者存活。与治疗前比较,主要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肌钙蛋白Ⅰ降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用量明显下降;动脉血乳酸降低;PH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指标:血小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B型钠尿肽、血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总体趋势低于死亡组,乳酸持续下降,而平均动脉压及血小板总体趋势高于死亡组。结论 VA-ECMO联合IABP治疗对于CS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治愈率...

关 键 词: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联合治疗
收稿时间:2022/8/22 0:00:00
修稿时间:2022/1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