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素问·调经论》中“血并”与“气并”之虚实
引用本文:冯文林.浅谈《素问·调经论》中“血并”与“气并”之虚实[J].中医杂志,2008,49(10):953-953.
作者姓名:冯文林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510515
摘    要:<素问·调经论>有段阐发气血虚实病机和由此所产生的证候举例:"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关 键 词:虚实病机  气血  调经  素问  血气  岐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