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右旋美托咪啶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卞清明,顾连兵,辜晓岚,高 蓉,黄凤伦.右旋美托咪啶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临床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2):276-278.
作者姓名:卞清明  顾连兵  辜晓岚  高 蓉  黄凤伦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京 210009
摘    要:目的:观察预先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10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M组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4 μg/kg(10 min注射完毕)和等量生理盐水,5 min后于5 s内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观察2 min,记录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例数和强度;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生理盐水)5 min后(T1) ?气管插管前即刻 (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1 min(T4)气管插管后3 min (T5)?气管插管后5 min(T6)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组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 (P < 0.05)?与T0时间点相比较,M组T1~T6时间点SBP?DBP?HR均显著降低 (P < 0.05或P < 0.01),而C组T3?T4时间点SBP?DBP?HR均明显升高(P < 0.01)?与C组相比较,M组于T3~T6时间点的SBP?DBP?HR均显著降低(P < 0.01)?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4 μg/kg可以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关 键 词:右旋美托咪啶    芬太尼    咳嗽
收稿时间:9/7/2011 12:00:00 AM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