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液凝固性与心肌梗塞发生的关系——心肌梗塞预测指标的初步观察
引用本文:徐也鲁,郑硕民,乔兰芳,张建平,李荣根,丁怀翌,龚兰生,张娟云,汪关煜,吴春芳.血液凝固性与心肌梗塞发生的关系——心肌梗塞预测指标的初步观察[J].上海医学,1981(4).
作者姓名:徐也鲁  郑硕民  乔兰芳  张建平  李荣根  丁怀翌  龚兰生  张娟云  汪关煜  吴春芳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血管研究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血管研究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血管研究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血管研究室,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心血管研究室
摘    要:本文对80例(其中正常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20例和急性心肌梗塞21例进行血脂、血液流变、纤维蛋白原、KPTT、血小板凝聚性、抗凝血酶Ⅲ活力、CPK-MB 测定,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血小板凝聚性改变程度上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十分近似。在全血、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率改变上也有类似的倾向。由此可以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心肌梗塞发生前的某些病理特征,而血小板凝聚性的明显增加、血液流变性的明显改变,可能是心肌梗塞发生的前期变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