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生髓”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庄剑青 郭瑞新 曾兆麟 王星禹 蔡承妹 |
| |
作者单位: |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上海200032 |
| |
摘 要: | 目的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中医“肾生髓”的本质,为“肾生髓”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5月龄SD雄性大鼠,以单纯随机方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去势组和虚劳组。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氨基酸类和单胺类中枢递质含量为指标,观察虚劳肾虚和去势肾虚模型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状况。结果 肾虚模型大鼠睾酮(T)水平下降时,虚劳组[(271&;#177;20)mg]胸腺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65&;#177;81)mg](P&;lt;O.01)。与对照组比较,肾虚模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表现为造模后ABR峰潜伏期延长(F=6.713,P&;lt;O.001),阅值提高(F=9.555,P&;lt;O.001);SEP的峰潜伏期延长(F=4.161,P=O.0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枢递质含量下降。结论 肾虚时血T水平低下影响CNS的兴奋性,这一作用可能是“肾”(性腺激素)通过调制某些中枢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而产生效应的结果.
|
关 键 词: | “肾生髓”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中医 神经生理学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大鼠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