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陈苗苗,蔡宁,马嘉,袁援生.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J].眼科新进展,2018(9):842-846. | [2]、 | 赵炜,陈萍.角膜中央厚度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关系[J].国际眼科杂志,2009,9(4):712-714. | [3]、 | 林翔,李瑞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光阈值改变[J].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114-1116. | [4]、 | 徐丽娟,Nitter TA,梁远波,金雁南,刘旭,周阳,瞿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意义[J].眼科,2015(1):26-30,35. | [5]、 | 马英慧,张铁民,齐建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关系[J].眼科新进展,2013,33(7):673-676. | [6]、 | 戈严.OCT测量正常人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6):1081-1084. | [7]、 | 尹金福,吴玲玲,吴仁毅,苏兆安,裘文娅,潘青,杨建琴,张恒义,王冶波.合并近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形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81-84. | [8]、 | 王伟伟,王怀洲,霍妍佼,李猛.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4):355-361. | [9]、 | 吕大光 申浩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与视野...[J].中华眼科杂志,1990,26(4):205-208. | [10]、 | 王丽娜,杨柳,瞿远珍.帕金森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改变[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978-980. | [11]、 | 罗毅,祁勇军,赵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5(11):1054-1056. | [12]、 | 曹农 吴振中.早期开角青光眼视网膜光阈值长期波动与昼夜眼压波动关系[J].眼科研究,1990,8(4):223-226. | [13]、 | 潘艳杰王保君,张海涛杨华周朝元,牛珊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以及在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J].眼科新进展,2013(9):000-843-846. | [14]、 | 李媚,刘杏,黄晶晶,钟毅敏,肖辉,郑小萍,曾阳发,王涛.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6). | [15]、 | 李嘉丽,旷琳,李国彦.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1):19-21. | [16]、 | 李莉,李敏.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意义[J].眼科新进展,2016(3):271-274. | [17]、 | 丁琦,杨蕾,严良,陆豪,张红英,熊毅.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光敏感度相关性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7,27(5):366-368. | [18]、 | 刘小力,艾风荣.应用GDx VCC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J].眼科新进展,2008,28(2):131-133. | [19]、 | 丁琦,陆豪,严良,杨蕾,张红英,熊毅.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355-356,I0001. | [20]、 | 赵军,胡连娜,赵宏伟,肖静,高付林,郑红英.频域-OCT观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盘形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临床意义[J].眼科新进展,2014(10):968-9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