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2006年,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Georg Schmidt与BauerA在著名的Lancet杂志发表了题为"心率减速力预警心梗后猝死高危患者"的文章(图1),这是一种定量检测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尤其是迷走神经功能障碍,进而预警心脏性猝死的新技术。随后,这一无创心电检测技术迅速在临床推广与应用。2012年,Georg Schmidt在心率减速力测定的基础上,又推出"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简称DRs)测定的另一新技术,这种无创心电检测技术,同样用于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的预警与危险分层。一.心率减速力测定的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