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邢基祥,齐璐瑶,杨毅,袁月松,孙小慧.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1):1-6.
作者姓名:邢基祥  齐璐瑶  杨毅  袁月松  孙小慧
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50014;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160,2019-009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7BH107);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202019157);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级课题(yjkt202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朝阳人才项目(鲁卫人字[2020]3号);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项目(鲁卫人字[2020]3号)。
摘    要: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导出乳移平有效成分,并对应其靶点。借助Genecard数据库搜索TNBC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得到乳移平作用于TNBC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乳移平-成分-靶点-TNBC”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Pub Chem、Chem3D、PDB等网址和软件,对核心靶点及主要化合物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乳移平共得到14个有效化学成分,72个中药靶点,三阴性乳腺癌有效靶点4423个,取交集靶点共55个,关键靶点为NOS3、PTGS2、JUN等。KEGG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等。生物学过程涉及到信号转导等;分子功能中较为突出的是蛋白质结合;细胞组成中质膜和细胞核为关键。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主要成分有较高结合性。结论:乳移平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能与β-谷甾醇、豆甾醇、常春藤皂苷等活性成分有关,NOS3、JUN、PTGS2等关键靶点主要通过...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三阴性乳腺癌  中医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