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琳娟 王慧玲 王菲菲 |
| |
作者单位: | 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陕西 延安,716000;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陕西 延安,716000;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陕西 延安,716000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PP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延安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2 03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PH量>500 mL的产妇为PPH组,匹配PPH组产妇一般情况的同期相同数量未发生PPH的产妇为对照组。对PPH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 038例产妇中,PPH共60例,其发生率为2.94%。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孕产史、流产史、孕前体质指数(BMI)、胎位不正、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及新生儿性别等与PPH均无显著相关性(χ2 =1.03、0.76、0.64、0.78、0.01、0.04、0.01、0.02、0.98,均P>0.05),而分娩方式、疤痕子宫、妊娠时限、贫血、胎盘前置、产程情况、胎盘因素及新生儿体质量均与PPH密切相关(χ2 =6.57、7.04、5.89、12.34、7.09、14.07、5.78、6.43,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PPH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疤痕子宫(OR=6.30,95%CI:3.30~12.02)、产程情况(OR=10.70,95%CI:4.26~26.88)、贫血(OR=6.55,95%CI:1.06~36.77)、胎盘因素(OR=5.53,95%CI:2.73~11.20)和胎盘前置(OR=3.86,95%CI:1.63~9.14)。结论 产妇发生PPH是不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疤痕子宫、产程延长、贫血、胎盘因素及胎盘前置等,为降低PPH的发生,应针对伴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产妇及时采取有效、综合性的防范措施。
|
关 键 词: |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胎盘疾病 子宫疾病 胎儿窘迫 妊娠次数 糖尿病 妊娠 高血压 妊娠性 |
收稿时间: | 2018-02-03 |
修稿时间: | 2018-04-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