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因子及脑积水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朱世杰 张明阳 秦源 刘兆昌 李潺 田维毅 唐中生 罗亚非 陆莹 范瑞娟 |
| |
作者单位: | 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大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项目(中药学GNYL[2017]008号);贵中医科院内[2016]30号 |
| |
摘 要: |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元凋亡因子及脑积水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发挥作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采用颅内血管刺破法建立SAH模型后,黄芪多糖组ip给予黄芪多糖40 mg/kg,1次/d,模型组给予和假手术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部核因子(NF)-κB、Bcl2、Caspase3、AQP4的阳性细胞数及灰度值,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分别扫描各组大鼠脑室,统计脑室大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部凋亡相关因子Bcl2、Caspase3、NF-κB均有明显的表达(P<0.01),但模型组上调Bcl2的表达和抑制Caspase3及NF-κB表达的效果弱于黄芪多糖组(P<0.01)。与假手术组对比,黄芪多糖组和模型组海马部AQP4的表达和脑室指数均明显提高(P<0.01),黄芪多糖组与模型组相比海马部AQP4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而黄芪多糖组脑室指数小于模型组(P<0.01)。结论 黄芪多糖能通过调节NF-κB、Bcl2、Caspase3的表达来抑制SAH大鼠海马部位神经元的凋亡,而减轻因SAH引起的脑积水,在早期可能不是主要通过调节AQP4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
关 键 词: | 黄芪多糖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凋亡 脑积水 |
收稿时间: | 2019-01-23 |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