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ICL植入术后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作者姓名:袁幽  朱秋健  王梦雨  余鹏  梁小锁  肖海祥  马烈
作者单位: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
摘    要:

目的:应用OCT观察ICL植入术后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及中央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明确ICL植入术对于眼后节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最终纳入行ICL植入术患者26例41眼,平均年龄28.19±6.48岁。所有受试者均行眼轴长度(AL)、裸眼视力(UCVA)、综合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及OCT检查。观察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RT)和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CT),以及UCVA、BCVA和IOP的变化。

结果: ICL植入术后UCVA和BCVA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而眼压无变化。术前,术后1wk,1、3mo CRT分别为273.20±25.48、274.07±27.64、277.85±25.49、275.99±24.68μm,而GCT分别为85.31±5.19、88.95±6.87、87.73±4.23、87.45±4.59μm(均P<0.05),其中CRT在术后1mo较术前有增加(P<0.01),GCT在术后1wk,1、3mo均比术前有增加(P<0.05)。GCT在术后1wk的变化与AL呈正相关(rs=0.529, P=0.001)。

结论:ICL植入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一定的安全性,但术后也会发生一定的黄斑区改变,需给予一定的重视。

关 键 词:ICL植入术   节细胞-内丛状层   黄斑厚度   OCT
收稿时间:2019-03-06
修稿时间:2019-07-10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