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作者姓名:赵定亮  王然  马超  陆丽娟  马正良  顾小萍  杨学林
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和单纯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的疗效,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9月在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龄30~82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60例。G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G组单纯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静滴镇痛。记录患者术后1、7 d,1、3、6、12个月的疼痛缓解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记录患者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简明SF-36健康简明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SF-36生活质量指数8项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0例,剔除4例后,两组分别有58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1、7 d,1、3、6、12个月G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术后1、3、6个月GB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P0.05),SF-36生活质量指数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可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有效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临床。

关 键 词: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  前锯肌平面阻滞  氟比洛芬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麻醉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麻醉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