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至2015年南京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马涛  洪镭  林丹  丰罗菊  周蕾  马会来  祖荣强  谢国祥
作者单位:1. 210003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05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2. 210003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10005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350001 福州,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210009 南京,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了解2006至2015年南京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至2015年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流行特征,主要分析猩红热病例在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报病医疗机构分布等信息,并重点比较了2015年与2006至2014年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2006至2015年南京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843例,年均发病率为1.15/10万;4~7月和11~2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71.41%(602/843);男性年均发病率(1.36/10万)高于女性(0.92/10万); 94.90%(800/843)的病例为15岁以下孩童,以学生53.38%(450/843)]和幼托儿童33.45%(282/843)]为主;年平均发病率前四位的地区为化学工业园区(15.78/10万)、浦口区(2.01/10万)、雨花台区(1.30/10万)、六合区(1.08/10万),江北3区(化学工业园区、浦口区和六合区)的病例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6.67%(562/843),化学工业园区病例数占比最高42.59%(359/843)];江北3区的病例主要来自相邻的4个街道,占江北3区病例总数的79.54%(447/562)。2015年报告发病率(2.97/10万)升高明显,季节、年龄和职业分布(χ2=174.85,P>0.05)等特点与往年相似,但是江北3区尤其是化学工业园区的发病率(52.24/10万)升高最明显。时空分析也提示,化学工业园区于2014年4月6日至2015年12月31日(RR=49.42,LLR=506.72,P<0.01)期间存在聚集发病。51.13%(431/843)的病例由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报告,且现住址均为江北3区,90.49%(390/431)为4个高发街道;2015年该院病例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71.07%(172/242),明显高于2006年至2014年的43.09%(259/601,χ2=54.05,P<0.01)。 结论南京市2015年猩红热发病率明显高于往年,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江北3区(化学工业园区、浦口区和六合区)为高发地区,建议开展专题调查进一步明确高发原因。

关 键 词:猩红热  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聚集性  
收稿时间:2016-07-2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arlet fever in Nanjing during 2006-2015
Authors:Tao Ma  Lei Hong  Dan Lin  Luoju Feng  Lei Zhou  Huilai Ma  Rongqiang Zu  Guoxiang Xie
Abstract:
Keywords:Scarlet Fever  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temporal clustering analysis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