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性彗星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引用本文:张玉晶,闫洁,高远红,李艳春,杨伟志.中性彗星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J].中国肿瘤,2004,13(11):731-734.
作者姓名:张玉晶  闫洁  高远红  李艳春  杨伟志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摘    要:目的]研究中性彗星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可靠性和影响因素.方法]人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和人纤维肉瘤细胞株HT1080细胞,用6MV X线以0、100、200、300、400、600、800、1000cGy等不同剂量点照射,克隆形成法制定存活曲线,比较其放射敏感性的差异.然后进行两种细胞于600cGy照射后1、2、4、8h的中性彗星分析,以尾力矩为指标,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残留的DNA双链断裂,并与克隆形成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克隆形成分析法显示CNE-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低于HT1080细胞,其2Gy照射后存活分数(SF2)和平均致死剂量D0值分别为0.397、0.331和1.898、1.287.两种细胞在照射后1、2、4h的中性彗星尾力矩分别为0.148±0.106、0.100±0.083、0.058±0.043和0.297±0.179、0.157±0.092、0.092±0.060,各时间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差别逐渐减小;照射后2h和4h的尾力矩比值分别为0.637和0.630,与SF2比值和D0比值的倒数(0.834和0.678)较接近;两种细胞照射后8h的尾力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性彗星分析法与克隆形成分析法的检测结果有确切的相关性,照射后一定时间内的残留DNA双链断裂有可能成为检测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关 键 词:彗星分析法  双链断裂  放射敏感性  放射疗法  肿瘤
文章编号:1004-0242(2004)11-0731-04

Neutral Comet Assay in Detecting the Intrinsic Radio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ZHANG Yu-jing,YAN Jie,GAO Yuan-hong,et al..Neutral Comet Assay in Detecting the Intrinsic Radio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J].Bulletin of Chinese Cancer,2004,13(11):731-734.
Authors:ZHANG Yu-jing  YAN Jie  GAO Yuan-hong  
Institution:ZHANG Yu-jing1,YAN Jie2,GAO Yuan-hong1,et al.
Abstract:
Keywords:comet assay  DNA double strands breaks(DSBs)  radiosensitivity  radiotherapy  neoplasm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