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姓名:张艺  任秀君  郭孟玮  赵雅芳  李一凡  李佳阳  任晓暄  邬继红  卢海洋
作者单位:1. 102488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 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 方法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EA组),每组15只。模型组于造模前将大鼠束缚14 d,采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余同模型组;EA组在造模前14 d行电针预处理,余同模型组。造模当天监测大鼠脑血流量,造模后1 d计算脑梗死体积,造模后1、3、7、21、28 d分别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PCs水平。 结果模型组和EA组造模过程中各时间点的脑血流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EA组在线栓即刻及再灌注30 min的脑血流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E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假手术组,E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造模后1、3、7及21 d的mNSS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旷场实验的平均速度在造模后1 d明显高于模型组,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在造模后3 d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EPCs水平在造模后2 d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预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急性期CIRI大鼠的脑血流状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升学习记忆能力和运动能力,提高外周血中EPCs水平。

关 键 词:电针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脑中动脉栓塞  内皮祖细胞  
收稿时间:2023-12-26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