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理论探讨 |
| |
作者姓名: | 巴元明 胡刚明 王林群 李玉婷 刘静琰 艾中柱 |
| |
作者单位: | 1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2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 3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武汉,430074 |
| |
基金项目: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科研重点项目(鄂卫生计生通[2017]20号) |
| |
摘 要: | 中药大黄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通过讨论大黄通腑降浊在慢性肾衰竭的运用,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有效成分及功效的影响,名老中医使用大黄治疗CRF的经验,大黄对CRF肾小球硬化信号通路的影响。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哪一种是治疗CRF的最佳药物;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煎煮多长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现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对CR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P13K/Akt信号旁路的影响,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大黄 炮制 煎煮 肾功能 慢性肾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经验 |
收稿时间: | 2018-09-1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