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间歇性θ节律刺激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及其功能的影响
引用本文:缪永娟,干 峥,沈显山,阚秀丽,毛 晶,卢 茜,洪永锋.间歇性θ节律刺激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及其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4):440-446.
作者姓名:缪永娟  干 峥  沈显山  阚秀丽  毛 晶  卢 茜  洪永锋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省合肥市,230601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7045)
摘    要:目的:了解间歇性θ节律刺激(i TBS)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CR)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成刺激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刺激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于病灶侧大脑M1区实施为期2周的i TBS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集偏瘫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及上肢Fugl-Meyer (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MS值、FMA-U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R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刺激组RMS、CR值、FMA-UL及MBI评分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常规康复相比,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i TBS刺激更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降低其协同收缩率;同时也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整体功能的改善。

关 键 词: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  脑梗死  偏瘫  均方根值  协同收缩率
收稿时间:2019/7/3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