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络病学说\"分析虫类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 |
作者姓名: | 陆鑫熠 任建琳 吕祥 张莹瑄 张功 王慧 吴杏黎 |
| |
作者单位: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279,81473628);上海市科委医院引导项目(19401935200);上海市卫计委临床专项(201840325);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18LK057) |
| |
摘 要: |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络病理论 虫类药 肿瘤 通络法 肿瘤血管新生 |
收稿时间: | 2019-06-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