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激光对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牙髓与牙周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孙新华 赵姝哲 |
| |
作者单位: |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41 |
| |
摘 要: | 背景:目前国外的研究认为骨改建的过程可能部分地受神经肽调控。目的:观察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牙髓与牙周组织中P物质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研究。地点和材料: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室对45只Wistar大鼠进行动物实验。干预:利用免疫组化ABC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45只Wistar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在0,3,6,12,24和72h的实验侧和对照侧牙髓P物质免疫组化(SP-like immunoreactivity,SP-IR);以及在0(0h),1(24h),3(72h),7,14和21d时实验侧和对照侧牙周组织中SP-IR的灰度值。实验动物被分为9组,每组5只。于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之间拴结镍钛闭合螺旋弹簧,力值为40g。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实验侧为低强度激光照射侧,采用He-Ne激光与CO2激光同时照射的方法。主要观察指标:①牙髓中SP-IR灰度值变化。②牙周膜压力区SP-IR灰度值变化。③牙周膜张力区SP-IR灰度值变化。④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牙周膜压力区与张力区SP-IR灰度值变化的比较。结果:实验侧牙髓中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低于对照侧,以第12,24h明显(P&;lt;0.01);实验侧牙周膜压力区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在7d时明显高于对照侧(P&;lt;0.01);在14d时较高于对照侧(P&;lt;0.05)。实验侧牙周膜张力区SP-IR免疫组化灰度值在14d时较高于对照侧(P&;lt;0.05)。结论: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初始牙髓中P物质的表达及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均有影响。
|
关 键 词: | 激光 牙移动 P物质(SP) 牙髓 牙周组织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