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妇幼保健质量综合评价及地区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庄严,朱思雨,叶欣欣,奕倩,冯燕,周一敏,安琳,宋培歌.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妇幼保健质量综合评价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4):301-306.
作者姓名:庄严  朱思雨  叶欣欣  奕倩  冯燕  周一敏  安琳  宋培歌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超声科;5.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104211);
摘    要:目的 评价2020年中国妇幼保健质量,分析地区差异并探讨2010~2020年各地区妇幼保健发展情况。方法 本研究基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选取2010、2015、202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六项孕产妇保健相关指标和六项儿童保健相关指标共十二项指标,采用熵权法联合TOPSIS法和差异指数共同用于评价妇幼保健质量的地区差异性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 2020年总体质量最高的是北京,最低的是云南;2010—2020年间,北京、上海等地始终稳居前列,浙江、宁夏等地排名上升,江苏、天津等地呈现一定程度的排名下降;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指数在0.1~0.3之间,建卡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的差异指数均小于0.1;围产儿死亡率、出生婴儿体重<2 500 g比重和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的差异指数在0.1~0.3之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的差异指数均小于0.1。结论 2010—2020年国内各地区妇幼保健质量发展情况变化不大,2020年地区妇幼保健质量差异较小,卫生资源的配置均衡性好。

关 键 词:妇幼保健质量  TOPSIS法  差异指数  地区差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