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省2007-2012年伤寒/副伤寒防控效果评价
引用本文:姚光海,邹志霆,王丹,黄艳萍,聂炜,刘慧慧,唐光鹏.贵州省2007-2012年伤寒/副伤寒防控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5):552-556.
作者姓名:姚光海  邹志霆  王丹  黄艳萍  聂炜  刘慧慧  唐光鹏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0050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 评价 2007-2012 年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效果。方法 收集贵州省2007-2012 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病例卡片信息、防控措施及管理文件等资料,比较 2007-2009 年与 2010-2012 年伤寒/副伤寒平均发病率、暴发疫情变化、病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变化、病例上报机构变化、实验室诊断病例比例变化和疫情报告管理变化情况,利用Excel和EpiInfo软件进行描述和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贵州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5 978例,平均发病率为5.29/10万;2010-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2 765例,平均发病率为2.57/10万,平均发病率比2007-2009年下降51.31%。各市(州)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局部存在暴发和流行,暴发起数减少87.50%。报告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99),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增加11.51%,乡镇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减少61.47%,实验室诊断病例比例增加23.63%,填卡及时率增加8.44%,卡片录入及时率增加6.76%,县区审核及时率增加2.40%。结论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局部暴发或流行的风险,健康教育和实验室监测等工作亟待加强。

关 键 词:伤寒/副伤寒  评价  效果
收稿时间:2013/10/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