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其筛查起始年龄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姓名:徐赫  赵方辉  高晓虹  胡尚英  陈俊峰  刘植华  徐小玲  高丽敏  刘启贵  马莉  刘怡君  乔友林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l02A15)
摘    要:目的 <\b>对宫颈癌多种筛查方案终生筛查一次的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并探讨最具有成本效果的筛查起始年龄.方法 <\b>在农村地区选择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VIA/VILI)、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测(Pap Smear)和简易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检测(careHPV)3种筛查方法,城市地区选择PAP Smear、液基细胞学检测(LBC)、careHPV、HPV DNA检测(HC2)和LBC联合HC2检测(LBC+HC2)5种筛查方法.运用Markov模型,预测在不同筛查起始年龄终生筛查一次的远期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果.结果 <\b>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各筛查方案队列人群20年后挽救的累积生命年分别为277.97年/10万人至2727.53年/10万人和134.02年/10万人至1446.84年/10万人;与对照组相比,各筛查方案每挽救一个生命年的成本分别在1520.99 ~ 2453.74元和3847.35~44 570.35元之间;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农村地区的优势方案依次为careHPV 40岁和careHPV 30岁起始筛查方案,城市地区的优势方案依次为careHPV 40岁、careHPV 30岁、HC2 30岁和LBC+HC2 30岁起始筛查方案.结论 <\b>如妇女终生接受一次筛查,农村和城市地区所有评价方案均具有成本效果,careHPV 40岁起始筛查是中国农村和城市地区最具有成本效果的筛查方案.

关 键 词:宫颈癌  筛查  Markov模型  成本效果
收稿时间:2012-10-17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