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西部地区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的整群随机试验效果评价
引用本文:沈敏学,彭真,胡婧璇,孙振球,曾娜,李明志.中国西部地区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的整群随机试验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9):879-883.
作者姓名:沈敏学  彭真  胡婧璇  孙振球  曾娜  李明志
作者单位:410078 长沙,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78 长沙,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78 长沙,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78 长沙,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410078 长沙,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基金项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千年发展目标基金(4500103578)
摘    要:目的 分析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对改善4~6年级小学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试验,在我国西部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抽取12所小学,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以学生自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在其基础上根据当地情况编制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辅助材料,对干预组全体学生实施每周0.5学时共2学期的试点教学干预,以相同的调查工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终期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个体及群组水平的随机效应及处理因素的固定效应。结果 基线调查共抽取4~6年级学生378人,两组学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无失访群组。终期调查共抽取478人,干预组在个体水平上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群组水平上知识与行为得分的前后变化均高于对照组,但态度得分变化差异较小。混合效应模型参数显示,干预是终期调查时影响知识得分的显著因子(P=0.015)、但对态度和行为得分无明显效应(P>0.05)。结论 教学干预可提高4~6年级小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的认知,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还需更长时间和更大样本的观察。

关 键 词:营养与食品安全教育|整群随机试验|小学生
收稿时间:2013/4/1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