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
引用本文:安荣姝,陈惟昌,李占魁.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6(1).
作者姓名:安荣姝  陈惟昌  李占魁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室
摘    要:用日本生产的REIX型波谱仪,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结合自旋捕集技术和自旋标记技术,观察了多种病人的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以及血清SOD活性、抗活性氧自由基(O2)能力和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的变化;并用自旋捕集ESR技术研究了黄连、甘草等数10种中药在体外直接清除O2的能力。结果表明,脑溢血病人红细胞膜流动性均大于或近似于健康人,而脑梗塞和心脏病人红细胞膜流动性均低于健康人。肾衰病人SOD和抗O2能力均低于健康人,P<0.01。检测了几种药品和食品均有抗O2能力,为临床诊治和预防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 键 词: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中草药,红细胞膜流动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