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
引用本文:戚晴雪,刘华,甄朋超,周乔,赵环宇.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4):24-28.
作者姓名:戚晴雪  刘华  甄朋超  周乔  赵环宇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Z161100000516123)。
摘    要:目的:观察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牵引治疗组40例。手法治疗组予夏氏六步手法治疗,牵引治疗组予腰椎牵引,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肢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及H反射,判定临床有效率。结果:下肢运动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潜伏期、传导速度及波幅均无明显变化(P>0.05)。下肢感觉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治疗组治疗后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牵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反射: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反射潜伏期较前缩短,与牵引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9例患者治疗前未诱发出H反射,治疗结束后2例患者诱发出H反射。临床疗效:手法治疗组40例中,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氏六步手法可以升高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缩短H反射潜伏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夏氏六步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气滞  下肢神经传导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