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引用本文:栾一,李伟,吴立荣,熊国宝,鲁鉴辉,易鲛隆.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2).
作者姓名:栾一  李伟  吴立荣  熊国宝  鲁鉴辉  易鲛隆
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内科教研室;贵州医科大学附院心血管内科
摘    要:目的探究血栓抽吸联合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治疗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入院并接受PPCI治疗的69例青年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的有43例(作为研究组),仅行PPCI治疗的有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冠状动脉血流指标、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3级患者比例稍高于对照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峰值未低于对照组,LVEF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研究组心源性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PPCI治疗青年STEMI患者并不能降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并且有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倾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