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循环缺血病因病机临床初步分析
引用本文:苏占清,宁厚旭,陶家平,杨宁,陆倩,王海东.后循环缺血病因病机临床初步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8).
作者姓名:苏占清  宁厚旭  陶家平  杨宁  陆倩  王海东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肇庆市中医院脑病科;;南宁市动物园;广西花花大...;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中医院...;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郑州市惠济区中医肿瘤医院...
摘    要:目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析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特点。方法:对13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舌诊、脉诊内容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其出现频次及构成比等;对患者血压、脉率、体温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计算其均值及标准差等。结果:患者舌黯118次,占85.51%;舌质黯红49次,占35.51%;苔薄腻99次,占71.74%;苔腻黄或微黄31次,占22.46%;弦滑脉73次,占52.90%;收缩压(SBP)、脉率(PR)、体温(T)、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的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131.83±11.68)mmHg、(75.80±4.72)bpm、(36.52±0.25)℃、(5.58±1.67)×109/L、(59.37±8.56)%、(5.51±1.49)mmol/L、(6.30±1.14)%、(4.37±0.95)mmol/L。结论:就病因而言,瘀、浊(痰湿等)、风、热(火)在后循环缺血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就病机特点而言,正气尚充、邪气偏实。然而,血压、血糖、血脂等现代医学中的检查结果在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的判定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