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大鼠模型的干预及机制探讨 |
| |
作者姓名: | 许红 黄新武 邓谷霖 李秋月 李欣欣 李国春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四川 泸州 646000;2.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四川 泸州 646000;3.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科研项目(编号:国中医药科技函【2018】13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ZYYCXTD-C-202207) |
| |
摘 要: |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抵抗(AR)的动物模型,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AR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普通饲料70.8%,猪油15%,蔗糖10%,胆固醇0.2%,食盐4%),喂养12周,同时9~12周灌胃给药[2.68 mg·(100 g)-1·d-1阿司匹林+3.57 mg·(100 g)-1·d-1布洛芬],以建立AR大鼠模型。血栓弹力图(TEG)评价AR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氯吡格雷治疗组,同时设正常组,按实验计划进行对应药物及蒸馏水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变化、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的最大幅度MA(aa)值、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含量、miRNA-126的表达。结果:(1)造模1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A(aa)值显著增加(P<0.05)。(2)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和氯吡格雷治...
|
关 键 词: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功能 miRNA-126 |
收稿时间: | 2022-05-0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