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
| |
引用本文: | 张淑云,张通. 震颤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9(9): 530-532 |
| |
作者姓名: | 张淑云 张通 |
| |
作者单位: | 1. 100068,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2. 100068,北京市,北京博爱医院神经科 |
| |
摘 要: | ![]() 震颤是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肌肉的节律性、不自主颤动 ,是运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的结果。它可以是生理性的 ,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近年来 ,国外学者就震颤的发生机制做了大量研究。虽然产生震颤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但对各型震颤可能的产生机制已有所了解。1临床分型现行的分类系统主要有两种[1] ,一种是依据震颤肢体活动状态的行为学分类 ,另一种是根据基础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各有利弊 ,常同时应用。但后者不仅分类系统 ,且利于临床使用 ,更被国外学者所接受。病因学分类将震颤分为两大类 :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临床上又依…
|
关 键 词: | 震颤 综述 |
文章编号: | 1006-9771(2003)09-0530-03 |
修稿时间: | 2003-05-14 |
Tremor and its mechanism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