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方田鼠自发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鉴定
作者姓名:何天琼  周俊康  文依信  刘倩  支文玲  杨文豪  贺双艳  欧阳伶宣  夏晓波  周智君
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2.湖南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5.湖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6.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0YFC200820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4JJ6494,2024JJ5422;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2018TP1004;长沙市重大科技专项 kh2301027 ~~;
摘    要:目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成人白内障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科疾病。目前关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报道较少。本课题组在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培育过程中首次发现12~15月龄东方田鼠能自然发生白内障。本研究通过对东方田鼠自发性白内障进行鉴定分析,探讨其发展成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选用12月龄健康东方田鼠为对照组和12月龄白内障东方田鼠为实验组。通过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观察晶状体透明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东方田鼠的晶状体病理变化;生物化学方法测定2组东方田鼠的血常规、血糖水平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最后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2组东方田鼠晶状体中白内障发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东方田鼠的晶状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浑浊,晶状体结构被严重破坏,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大量空泡、变性/坏死、钙化、增生和纤维液化等病理变化,纤维结构紊乱,分布不规则,变性的晶状体纤维中有马氏小体聚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东方田鼠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数量(P<0.05)、淋巴细胞数量(P<0.01)、淋巴细胞比率(P<0.05)均显著降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和单核细胞比率(P<0.01)均显著增加,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均降低(均P<0.05);实验组东方田鼠晶状体中白内障发病相关基因CRYAA、CRYBA1、CRYBB3、Bsfp1、GJA3、CRYBA2、MIP、HspB1、DNase2B和GJA8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白内障东方田鼠与健康东方田鼠相比,晶状体病理变化、过氧化物酶水平和白内障相关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差异。东方田鼠自发性白内障具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东方田鼠有望发展成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关 键 词:东方田鼠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  组织病理学  氧化损伤  基因表达  
收稿时间:2023-11-27
点击此处可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