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回顾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汪四海 刘健[通讯作者] 杨佳 张金山 纵瑞凯 万磊 刘磊 程园园 冯云霞 |
| |
作者单位: | [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2]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230031 [3]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 |
| |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省科技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9020304046);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2009ZY05);安徽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0TD005). |
| |
摘 要: | ![]() 目的: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10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证候分布规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2例AS患者归档病历,对其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中药频次统计分析。结果:1.证型分析发现湿热痹阻证(81例)最常见,其次是肝肾亏虚证(21例),分别占79.41%、20.59%。2.这两种证型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湿热痹阻证的白细胞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血沉(ESR)高于肝肾亏虚证(P〈0.05或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患者免疫球蛋白A、血沉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补体C3与抗"O"(ASO)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CRP)与ASO呈正相关,ESR与血小板(PLT)呈正相关。4.AS患者两证型中药使用频数统计发现:湿热痹阻证前10位中药分别为蒲公英、蛇舌草、薏苡仁、茯苓、白术、陈皮、猪苓、车前草、桃仁、红花;肝肾亏虚证前10位中药分别为桑寄生、杜仲、狗脊、薏苡仁、白术、陈皮、茯苓、猪苓、丹参、桃仁。结论:AS患者中医证型实证以湿热痹阻型为主,虚证以肝肾亏虚型为主;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补体C3、CRP与ASO,ESR与PLT等指标存在相关性。
|
关 键 词: |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证型 实验室指标 中医药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