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孤独症的临床微循环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润青 陈恩利 刘振寰 李红宇 邵芳连 |
| |
作者单位: | 1.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循环室,阳泉045000 2.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人民医院 3. 山西省阳泉市妇幼保健院 4. 山西省运城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
| |
摘 要: | 1943年Kanner首次发表早期婴儿孤独症的论述后[1],50余年来,虽对该症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治疗也无特殊药物,早期教育与诱导可使部分患儿恢复正常[2]。为了探讨小儿孤独症的发病机理,在国内外尚无有关该病微循环研究报道的情况下,我们对1992~1997年被确诊的30例小儿孤独症进行了临床微循环研究。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4例、女6例,3~7岁22例,8~10岁8例。有围产期脑损伤、脑缺氧病史者8例,余无明显的颅脑疾病史。该组患儿发病年龄3~5岁者22例,占73%。头颇CT检查有脑皮质萎缩、颞叶发育不…
|
关 键 词: | 儿童 孤独症 微循环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