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可通过抑制损伤区NogoA、NgR及RhoA表达实现?
引用本文:袁普卫,贺西京,Guoyu Wang,郝阳泉,Deyu Liu.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可通过抑制损伤区NogoA、NgR及RhoA表达实现?[J].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5(13):999-1003.
作者姓名:袁普卫  贺西京  Guoyu Wang  郝阳泉  Deyu Liu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摘    要:目的: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前后脊髓损伤区勿动蛋白(NogoA)、NgR及RhoA的动态变化,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6年9月/2007年5月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环境与基因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嗅鞘细胞组、DF12对照组,10只/组。另取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嗅鞘细胞的来源。②实验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全横切脊髓损伤模型。嗅鞘细胞组将原代培养12d的嗅鞘细胞悬液调整为1×1011 L-1,在距损伤缘上下各1mm处分4点应用微量注射器注射,深度1.0mm,每处各注射1μL。DF12对照组同法每点注射等量DF12培养液,模型组、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③实验评估:各组分别于移植后1, 4, 8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动态检测脊髓损伤区NogoA、NgR及RhoA表达的变化。同时在移植后8周行嗜银染色检测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应用BBB法评价移植后各组动物下肢功能。 结果:①组织形态学变化。嗅鞘细胞移植8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但模型组与DF12对照组大部分纤维排列紊乱,再生纤维方向性较差;嗅鞘细胞组可见明显的新生轴突,且神经纤维跨越损伤部位修复脊髓损伤,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优于模型组及DF12对照组。②移植后8周各组下肢运动功能检测BBB评分结果的比较:嗅鞘细胞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DF12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均显示正常组NogoA、NgR及RhoA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而模型组和DF12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OECs组与模型组和DF12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可能通过降低脊髓损伤区NogoA、NgR及RhoA的表达,从而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NogoA  NgR  RhoA  免疫组化  Western  blot  嗅鞘细胞移植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