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离心运动后大鼠延迟性肌肉损伤肌电图定量参数的变化
引用本文:周强. 离心运动后大鼠延迟性肌肉损伤肌电图定量参数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6, 10(14): 120-122
作者姓名:周强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体育系,山东省,潍坊市,261041
摘    要:
目的:利用肌电图检测延迟肌肉损伤,为延迟性肌肉损伤的测定寻找实用的无创检测技术。方法:实验于2003-05在成都体育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纯种1.5月龄雄性大白鼠21只,随机分成2组,测试组及对照组(未进行任何运动训练,n=3),测试组分为运动后即刻,3,6,12,24,48h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让大白鼠在电动跑台上进行90min的下坡跑(v=16m/min,r=16°)后,采用标准的同心圆针电极从胫骨粗隆最高点向腓侧3mm,矢状面上与胫骨轴线平行,冠状面上与胫骨轴线成10°斜向胫侧,进针由浅至深分3个角度(6,8,10mm);接地电极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插入腓肠肌临近胫前肌处。刺激电极置于被暴露的腓总神经上。按照选定肌电图仪操作的标准参数,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测试,对照组大鼠是在未进行任何运动训练的情况下测试。所选用的电图定量参数是波幅和时限。另将大鼠用麻醉法致死,小心剥离胫骨前肌,制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学的变化情况。结果:21只大鼠都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淘汰者。①同心圆针肌电图时程在运动后即刻明显增长(P<0.001);在3~12h期间趋于正常,12~24h上升斜率最大,运动后48h组达到最大(P<0.002);24~48h时段内时程又呈较低缓下降状态。②同心圆针肌电图波幅动态变化在运动后即刻波幅变小,且明显小于正常(P<0.01),而后逐渐增加,运动后即刻6h已经明显超过正常值(P<0.001),到运动后即刻48h达到最高峰。③对照组胫骨前肌肌肉大体呈红润。运动后即刻组肌肉呈淡红色。从运动后即刻3h到48h肌肉颜色渐渐向暗红色变化,光泽渐渐趋向光亮。光镜下对照组无异常改变;运动后即刻组各层肌组织接近正常;运动后即刻6h有部分肌纤维轻度水肿,深层组织的部分血管壁及周围可见漏出血管外的红细胞;运动后即刻24h受损伤的肌细胞明显增多;运动后即刻48h肌纤维损伤进一步加重,受损肌细胞内巨噬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利用肌电图测定延迟性肌肉损伤的敏感时间大约运动后6~48h,最佳测定时间是运动后24~48h。随着肌肉的延迟性损伤的显著加重,肌电图波幅明显增大,时限显著变长。

关 键 词:肌肉  损伤  肌电图  大鼠
文章编号:1671-5926(2006)14-0120-03
修稿时间:2005-04-25

Changes of the quantitative signal parameters of electromyogram in rats with delayed muscle damage after eccentric exercise
Zhou Qiang. Changes of the quantitative signal parameters of electromyogram in rats with delayed muscle damage after eccentric exercise[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6, 10(14): 120-122
Authors:Zhou Q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