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1~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梅毒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探讨
作者姓名:邓周  陈海燕  刘健  诸秋霞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523008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0210)
摘    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梅毒流行特征以及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1~2015年东莞市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资料,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流行特征。结果:2011~2015年,东莞市共报告梅毒22 143例,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53/10万、47.37/10万、55.92/10万、68.09/10万和54.40/10万,年均增幅为7.93%,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3549.95,P<0.05),隐性梅毒构成比及发病率连续5年上升,且渐成为流行的主要类型(χ~2=464.56,P<0.05);2015年经实行严格防控措施后,梅毒发病率由2011~2014年间居STDs的第一位下降至第二位,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χ~2=10.50,P<0.05);梅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以及60岁以上老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9,P<0.05);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虎门、长安、厚街等镇街(园区)。结论:2011~2014年东莞市梅毒呈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经实行严格防控措施后梅毒发病率有所下降,退居STDs中的第二位。但梅毒报病基数大,防控压力仍然较大,应该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控策略,加强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质量控制与管理。性活跃人群、老年人群、经济发达镇街(园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探索扩大和加强梅毒检测力度,开展梅毒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是当前东莞市梅毒防治的主要任务。

关 键 词:梅毒  特征  流行  防控策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