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情志病症与心身调节
引用本文:郑林,王学岭.情志病症与心身调节[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0(2):38-39.
作者姓名:郑林  王学岭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
摘    要:情志是中医对情绪变化的一种描述和划分,包括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中医学所讲的“七情”即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如清*费伯雄《医醇胜义》所说:“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忧则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然而,当某种情志活动超越了限度,七情活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影响到脏腑气血功能,即可导致情志引发的心身病症。 1 暴发性情志变化的致病与调节 暴发性情志变化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的、突发的、暂短的情绪状态,如暴怒、大怒、卒惊、大恐、暴喜、极悲等。在这种情志状态下,人的其它心理活动随之受到强烈影响,如认知范围缩小,评价估计失常,人格约束力降低,形成高度的情绪起伏,并可伴随生理功能的剧烈改变,脏腑功能严重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卒然逆乱,可使某些病或症突然发作。《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灵枢*贼风》说:“卒然喜怒不节……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论述的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症。临床上,暴发性情志变化常常会导致多种严重疾病,最常见的如心悸、真心痛、晕厥、中风等。

关 键 词:平喘止咳液  咳嗽  潜伏期
文章编号:1005-1180(2001)02-0038-02
收稿时间:9/9/2000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00年9月9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