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林劲 欧阳辉 梁春玲 赵珍东 汪小根 周玖瑶 |
| |
作者单位: | (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00;3.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81187,20201243);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2018GkQNCX06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25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7A030310127);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自然科学项目(2019ZR11,2020ZR14)。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CGN 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5 mg·kg-1)及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 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24 h 尿蛋白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组织中IgG 和C3 的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p62、TRAF6 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24 h 尿蛋白排泄量及血清中Scr、BUN 含量显著升高(P < 0.01),肾脏中IgG 和C3 沉积增多,IL-1β、TGF-β、p62、NF-κB 及TRAF6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 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的24 h 尿蛋白排泄量及血清中Scr、BUN 含量明显降低(P < 0.05,P <0.01),肾脏组织中IgG 和C3 沉积明显减少,IL-1β、TGF-β、p62、NF-κB 及TRAF6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P < 0.01)。结论白芍总苷对CGN 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TGF-β 表达,影响p62/TRAF6/NF-κB 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关 键 词: | 白芍总苷;慢性肾小球肾炎;炎性反应;免疫;p62/TRAF6/NF-κB 信号通路;大鼠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