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外科的发展 |
| |
作者姓名: | 李学佩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083 |
| |
摘 要: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外科技术与外科学其他各个学科一样,同样经历了由根治性外科向功能性外科,由有创甚至巨创技术向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的过程。近20多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个专业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在微创外科方面都得到巨大的全面的发展[1]。以鼻内镜技术为先导,鼻息肉和鼻窦炎的治疗为突破口,首先在鼻外科学引发了一场革命。20世纪80年代初,Messerklinger首先提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结构这一新概念,指出该区域病变阻塞鼻窦引流引发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以此理论为指导,Messerklinger、Kennedy、Stammberger等通过鼻内镜手术消除该区域病变的影响,开放被阻塞的窦口,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使炎性病变黏膜发生良性转变,纤毛和腺体功能恢复,达到治愈的目的,奠定了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外科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镜鼻窦外科在我国犹如星火燎原,由北京、广州向全国迅猛发展。这种形势造就了内镜鼻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手术器械如全自动鼻内镜电动吸引切割器、新型鼻内镜手术器械的开发,以及影像导航设备的使用,使鼻内镜外科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使鼻内镜的鼻窦外科由主要治疗鼻息肉和鼻窦炎,发展到切...
|
关 键 词: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微创外科技术 外科方 专业 过程 发展 功能性外科 根治性 学科 外科学 |
文章编号: | 1009-6604(2008)02-0097-02 |
修稿时间: | 2007-09-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