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附5例报告)
引用本文:郝建伟,丁德刚,郝远瑞,周瑞锦,孔朝辉,刘中华.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附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9):645-647,651.
作者姓名:郝建伟  丁德刚  郝远瑞  周瑞锦  孔朝辉  刘中华
作者单位:[1]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郑州450003 [2]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03
摘    要: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肾集合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54(42~65)岁。主要症状为腰腹痛、血尿及腹部包块和低热。4例患者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3例,肾门脂肪转移2例;肿瘤位于肾髓质,侵袭性生长,以腺管或乳头状结构为主,特征性靴钉样细胞衬覆于管腔内面,伴有间质纤维反应,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异型增生。AJCC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和Ⅳ期各2例。术后干扰素免疫治疗2例。随访5~18个月,5例患者平均生存10个月。结论:肾集合管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仍是改善集合管癌预后的主要方法。

关 键 词:肾肿瘤  集合管癌  诊断  病理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