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及术后影像学评价
引用本文:王玉涛,汪建华,于志海,王海涛,左长京,田建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及术后影像学评价[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17,39(3):214-217.
作者姓名:王玉涛  汪建华  于志海  王海涛  左长京  田建明
作者单位:315020宁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王玉涛、汪建华、于志海、王海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核医学科(左长京),影像科(田建明)
摘    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骨样骨瘤及影像学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CT引导下RFA治疗37例骨样骨瘤患者,肿瘤主要发生于股骨和胫骨,患者均表现为局部疼痛症状(34例患者疼痛位于病灶部位,3例位于病灶远侧的关节区域),其中32例夜间加剧。术后1周,第1、3个月行CT和(或)MRI检查,观察射频消融区域的密度、信号改变及邻近组织恢复情况,结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短期疗效。 结果3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2d~l周内均能恢复日常活动,无肢体功能障碍,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射频区域CT表现为低密度的骨质缺损,3个月骨质缺损范围缩小,外周增厚的反应骨稍变薄。术后1周37例患者射频区域MRI T2WI高信号较术前降低,T1WI呈低信号;1个月时,20例患者(54.1%)T2WI高信号较术后1周降低,T1WI低信号范围缩小,17例患者(45.9%)信号恢复正常;3个月时,10例患者(27.0%)T2WI高信号较术后1个月降低,T1WI低信号范围缩小,27例患者(73.0%)信号恢复正常。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引导下RFA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动态影像学随访对短期疗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 键 词:骨瘤,骨样  导管消融术  穿刺术  诊断显像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