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大鼠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表达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曹净 唐成林 袁海洲 黄思琴 田源 张毅 高睿琦 郭全虎 |
| |
作者单位: | 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870);重庆市体育局科研项目(B201408);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0117) |
| |
摘 要: | ![]() 目的观察电针对骨骼肌钝挫伤大鼠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骨骼肌损伤、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4)、模型组(n=4)、自然恢复组(n=12)、电针组(n=12),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其余各组使用自制重物打击器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自然恢复组不做电针干预、自然恢复;电针组于造模48h后开始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15min。模型组于建模24h后处死,目的在于验证造模成功,自然恢复组、电针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处死取材,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分别检测CDK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可见大量肌纤维断裂溶解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肌卫星细胞增殖更快,新生肌纤维明显增多,修复更为迅速。自然恢复组、电针组两组CDK5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均升高(P<0.05),且电针组明显低于自然恢复组(P<0.05),PCR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自然恢复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且均高于正常组(P<0.05)。 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可使大鼠骨骼肌中CDK5蛋白表达升高,电针促进骨骼肌肌肉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DK5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
关 键 词: | 电针;骨骼肌钝挫伤;骨骼肌修复;Cdk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