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少年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引用本文:董惠娟,汤跃.青少年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66-67.
作者姓名:董惠娟  汤跃
作者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100081 [2]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摘    要:背景:青少年未婚先孕的问题较多,通过对未婚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解除未婚青少年因发生性行为而造成的心理压力。目的:了解未婚先孕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探讨预防未婚先孕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设计:回顾性调查。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对象:调查对象为2001—05/2003—03唐山市军鑫医院妇科门诊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均为未婚先孕者,年龄14-30岁,以初、高中学生为主,占总患者人数的95%。调查对象本人及监护人对本调查知情,并自愿参与本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①恋爱时间与对待妊娠的态度:谈恋爱时间(初中、高中、大学)、发生性行为时的年龄、文化程度、感到高兴、无所谓、后悔、有羞耻感、想自杀等。②发生性关系时所采取的措施:采取、不采取、偶尔采取等。答卷采用单独进行,测试者不作任何的提示。主要观察指标:①未婚先孕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②未婚先孕者对待妊娠的态度。③未婚先孕者在发生性关系时所采取的措。结果:200例患者全部完成答卷,结果均纳入分析。①未婚先孕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调查的200例中14~16岁8例;17~19岁78例;20-24岁106例;25岁以上8例。文化程度初中者占42.0%,高中占38.0%,大专以上占20.0%。②未婚先孕者对待妊娠的态度:感到高兴6例,无所谓14例,后悔138例,有羞耻感36例,想自杀6例。③未婚先孕者在发生性关系时所采取的措施:200例中在发生性关系时绝大部分不采取避孕和防御措施,偶而采取避孕者26例(13%),不明白性传播疾病含义者32例(16%),该组患者对所确诊疾病持怀疑态度者58例(29%)。结论:未婚先孕者的年龄集中在20岁左右,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发生率高;大多数人对未婚先孕感到后悔,绝大部分不采取避孕和防御措施。

关 键 词:内驱力  青春期  性犯罪  性心理发育  性行为
收稿时间:01 10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05 20 2005 12:00AM

Mental status of adolescents who are pregnant before marriag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