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患者心脏损害临床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朱卫国 林雪 张文 王玉 沈敏 王迁 方理刚 张恒 赵久良 曾学军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北京100730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内科,北京100730 [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北京100730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100730 |
| |
摘 要: | ![]()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至2010年确诊的45例TA合并心脏损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患者心脏损害占同期所有TA的8.6%(45/524),45例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16例、心肌病变12例、心脏瓣膜病变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冠状动脉病变3例、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2例、混合型4例。平均发病年龄21.31岁,男女比例为1:2.75。75.6%(34/45)的心脏损害患者有心脏症状。17.8%(8/45)的患者因心脏症状首发,其余82.2%患者约于TA起病后6年内出现心脏损害。除发病年龄在心脏瓣膜病变组、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组显著大于其他3组外,性别、临床分型、心脏症状、病情严重度、病情活动度、转归等方面,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炎心脏损害并不少见。即使临床无心脏症状,亦应注意评估心脏受累情况。当临床遇到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或心力衰竭时,除考虑原发心脏疾病外,还应注意除外系统性疾病累及心脏的可能,譬如大动脉炎。
|
关 键 词: | 大动脉炎 心脏损害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