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D生物描绘孔结构可控钙磷硅基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
引用本文:李翠笛,陈芳萍,王金武,戴尅戎,刘昌胜.3D生物描绘孔结构可控钙磷硅基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J].医用生物力学,2015,30(4):350-354.
作者姓名:李翠笛  陈芳萍  王金武  戴尅戎  刘昌胜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细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细材料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CB013300,2012CB933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707),上海市卫生系统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2013ZYJB0501),上海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基金(J50206)
摘    要:目的设计和制备新型钙磷硅基骨修复支架,研究其在不同外力作用下体外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以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介孔硅酸钙(mesporous calcium silicate,MCS)为原料,通过3D生物描绘技术构建孔径分别为350、500μm的MCS/CPC复合支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形貌;分别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考察具有不同孔道结构MCS/CPC支架的抗压力学性能和不同频率动态周期性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通过3D生物描绘技术能够实现对钙磷硅基骨修复支架内部孔道结构的可控制备。孔径为350μm的MCS/CPC支架具有较高的抗压力学强度(9.80±0.39)MPa]和抗压模量(132.50±4.30)MPa];此外,载荷频率在1~100 Hz范围内,孔径为350μm的支架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结论通过3D生物描绘技术制备的孔径为350μm的MCS/CPC复合支架不仅具有规则的连通孔道,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力学性能,能在动态载荷作用下保持结构稳定,适合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关 键 词:骨修复    介孔材料    硅酸钙    3D生物描绘    力学性能
收稿时间:3/2/2015 12:00:00 AM
修稿时间:4/9/2015 12:00:00 AM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scaffolds with controllable porous structure for bone repair by 3D bioplotting
LI Cui-di,CHEN Fang-ping,WANG Jin-wu,DAI Ke-rong and LIU Chang-sheng.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scaffolds with controllable porous structure for bone repair by 3D bioplotting[J].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2015,30(4):350-354.
Authors:LI Cui-di  CHEN Fang-ping  WANG Jin-wu  DAI Ke-rong and LIU Chang-sheng
Abstract:
Keywords:Bone repair  Mesoporous material  Calcium silicate  3D bioplot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用生物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用生物力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